心理誌 PsychoLife:第55期-3:苦行的快樂助人者─後山的長照光景

作者:info 於 2020-11-08
1284
次閱讀

第55期-3

受訪者 |朱芳嫻臨床心理師

採訪、撰稿 |李蕙君臨床心理師

芳嫻心理師在花東執業多年,過去在醫院服務,享受工作也賣力工作的她,在因為健康因素離開醫院後踏入了社區,在台東開設心理治療所,從事長照居家及心理治療的專業服務。

從長照據點到居家長照─長照服務是全人全家全社區的照顧

從小就很有老人緣,也很喜歡老人的芳嫻心理師,在神經心理學領域中,也結下她與老人和失智症的不解之緣。在身心科工作時,她接下失智症與長照據點的計畫,在前期的評估時,她會與個案溝通,記錄下失智的個案,也將有需求的家庭、有或沒有意願參加的名單整理歸檔。

「長照的個案不是只服務一個個案,我們眼睛要看是一個家庭」在失智症社區據點試辦計畫開始後,由於已建立良好的信任關係,加上據點的環境設置、活動設計都經過妥善的規劃安排,即使無意願或有困難的家庭,團隊也電訪、家訪個案,了解他們的困難後,協助排除參與的障礙,棘手的交通問題,在與不同單位溝通協調後,透過付費交通車的方式處理,讓更多的人方便參與。

成立治療所後,芳嫻心理師與大福職能治療所合作從事長照居家的服務,有需要時也會一起家訪,「職能治療、護理跟心理,我們各自有各自的專業,所以我們會給家屬一個很全面的評估」,共同評估後,團隊針對個案的需求提供適切的服務,「我覺得真的在做愛心啊,因為我們一起進去,長照給付還是只支付一小時鐘點,但是我們治療所願意這樣做,更事半功倍地給個案需要的協助」。

談到在長照中所需的知能,芳嫻心理師表示:「做長照要有個案管理的概念,也要培養出幫個案連結資源的能力,連接好資源可以使個案及他的系統都能有更好的照顧」她舉例,曾有一位症狀明顯的精神科病人,已經接受治療穩定回診,但症狀卻不見改善,年邁的個案父母束手無策。「後來我去他家裡面看,他的藥物都亂排,甚至有些藥保存不當,都潮解融化跟其他藥融在一起,藥效也沒了」她協助個案申請居家服務員註一,協助排藥與穩定服藥,也轉介個案到小作所註二做訓練,「小作所的社工跟教保員因為有我們這樣的支持,他們就更有信心來服務精障的個案」長照資源的介入,不只穩定了個案的症狀,也讓個案的家屬能得到休息的機會,照顧好個案的一家人。

第55期-3

醫療與交通資源不足下苦行前進

        談到台東服務的困難,芳嫻心理師表示:「資源分配不均,醫療資源不夠、交通的資源也不夠」。在台東有將近2000位領有手冊的精障個案,但可用的急性病床只有70床,在個案急性期發作時,可能會面臨無院可住的窘境,台東目前也沒有社區復健中心與康復之家,只有北榮台東分院有日間及慢性病房。

「因為醫療資源不夠,我們只好想辦法在社區無所不用其極的hold住個案」,在社區服務時,她與個案建立起長期、穩定的關係,過去在醫院中,可能只看見個案表面的樣子,但走進居家環境時,可以接觸的面向更多,也了解個案更真實的生活樣貌,她相信「在真實的過程中,有人給他們正向的支持跟接納,他們慢慢也可以找到自己,只是有的人很快,有的人慢」。

        交通方面,西部的公車或捷運等大眾交通運輸資源相對較多,在台東,個案光要出門走到公車站牌,可能就要花上半小時,公車的班次也少,使得出門回診甚至是參加復健活動,都變得相當困難。

        儘管面臨眾多的挑戰,芳嫻心理師仍然樂在東部的工作中,她說:「我覺得心理師這個角色就是助人工作者,他不是服務業,是助人工作的一個事業」,而她也在陪伴中得到許多感動。她有一個近60歲的慢性思覺失調症病人,由於個案受到症狀影響,會出現許多干擾及強迫行為,也讓他不敢坐公車或害怕自己煮東西,因此讓芳嫻前往服務。服務後她開始幫個案連結資源、申請個人助理註三,也看到個案把家中打理得很好的優勢。透過與個人助理一起合作,兩人慢慢鬆動個案的想法,她花了兩個月時間說服個案配合個人助理坐公車,個案現在願意跟個人助理每個月坐公車到市區看醫生,在訓練後也可以自己煮東西吃,從完全不開火,到現在一周煮3次,享受著改變所帶來的便利。「過去那麼多年他都沒有離開所住的社區,現在個人助理就不斷的挑戰他,帶他去海邊、帶他坐公車去市區,下一步我想要挑戰他在外面兩天一夜,他過去的狀態有很多過度的焦慮,現在就越來越好了,我就覺得很感動啊」芳嫻心理師帶著滿溢的笑意分享了這個故事,如此的真心相待與陪伴,讓個案體驗到了四十年來不曾有過的生活。

看見人的本質,懷抱善念為個案設想

芳嫻心理師提醒想從事長照工作的心理師,一定要把基本的晤談能力與個案評估做好,另外,要了解長照的目的,避免本位主義只處理心理問題,而是要扣緊主題給予完整的評估與後續介入。在臨床心理工作中,她推薦透過督導不斷的精進自己的能力,也需要更接納與正視目前的制度與法規,懂得在工作之中保護自己,也了解限制及權利。「其實作長照的工作,讓我對自己的理念跟專業更有信心,當我們帶著善念去工作的時候,過程中得到很多很好的支持跟回饋,我們堅持好的服務品質,看到很多個案有改變,自己也覺得很滿足,我們真的可以看到一個人的本質,然後為他設想,然後去工作」,芳嫻心理師期許大家都能是好的助人工作者,帶著善念走進個案的生命中。

第55期-3

註一:居家照顧服務員,提供個案日常身體照顧,包含翻身、餵食、沐浴、扶持上下床、服藥等。

註二:「身心障礙者社區日間作業設施(又稱小作所)」,提供以作業活動為主,自立生活及休閒文康為輔之服務內容,以協助身心障礙者提升社會適應能力及生活品質。

註三:個人助理員,提供身心障礙者在社區居住、生活及參與社會的人力協助,並協助社會資源的連結,以促進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、社會參與。

 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

受訪者 |朱芳嫻臨床心理師

現職:福至心靈心理治療所所長

      老大福生活坊負責人

      社團法人台東康復之友協會理事

經歷:北榮玉里分院臨床心理師

      台東榮民醫院臨床心理師

學歷:中原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臨床組畢業朱芳嫻臨床心理師

採訪、撰稿 |李蕙君臨床心理師

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畢,現服務於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精神醫學部。喜歡冒險卻又嚮往安定,相信文字的溫度能讓走過的印記永遠活著。

 

主責編輯:李蕙君
校稿協助:李炯德
版面編輯:辜煒焉
編輯團隊 | 出版發行委員會